為什麼說「家」會傷人?諾貝爾文學獎作家「說出4個真相」句句戳心

母親希望,女兒對她能像小時候一樣,無話不談。而安妮在面對母親時,對自己的事情,尤其是感情的事,她向來閉口不談。

這對母女,誰也關注不到對方真正的需要。因為,她們的思想,從未相通。

Advertisements

而她們對彼此的期待,也永不可能再實現。

宛如不同軌道上的兩顆行星,不停運轉,卻永遠也不可能真正相遇。

伴侶之間,總有那麼一些時刻,能夠心有靈犀;朋友之間,也從不缺心心相印。

可在那個思想交會的空間里,父母與子女,往往卻是距離最遙遠的親人。

03

認知差:

沒吃過你吃過的苦,不懂你無理的愛

安妮母親12歲就離開學校,被送進工廠。記憶中,她的肚子從沒填飽過。

因為窮過,所以她深知錢的重要性。也因窮過,她承受著因家庭出身而帶來的社會評判。

所以,母親在拚命工作的同時,從不忘讀書看報。她不僅要實現財富自由,更要突破生活設下的重重壁壘。

可女兒安妮出生後,那個希望孩子生活得比自己好的夢想,就取代了她自己的夢想。

大概所有父母都有共同的默契:他們希望自己吃過的苦,孩子不再吃;他們盡最大的努力,去蕩平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切溝坎。

Advertisements

雖然母親很忙,但只要一有機會,她就給女兒買玩具和書籍,還有學習用品。安妮穿的衣服和鞋子,也都是上好的。

母親說:「我不願意讓人說,你的東西不如別人的好。」

此外,母親還很注重安妮的教育,她不讓女兒讀鎮上的普通學校,而是把她送去貴族寄宿學校。為此她必須花更多的錢,付出更多的勞動。

然而沒吃過苦的孩子難免天真。

衣食無憂的生活,讓安妮開始鄙視金錢,並對與學習無關的事感興趣。她開始關注旅遊、運動、家庭舞會,甚至時政。

為此,母親常常會暴跳如雷地警告她:「你不要再為這樣的事情傷腦筋,學習是第一位的。」她也會時不時地嘮叨:「如果你12歲就被送進工廠,你就不會這樣了。」

Advertisements

但在安妮看來,這些都是母親的問題,她不但不理解自己,還把自己當作敵人。

沒窮過,就不明白學習的意義;一切都來得太容易,就看不到父母的承擔與付出,反而把那焦急的期望,看作自身的枷鎖。

父母用勞動和汗水,壘高了孩子成長的起點,同時也壘起了兩代人認知的屏障。

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,沒吃過父母吃過的苦,又怎能明白父母那「無理」的愛。

04

情感差:

我愛著,也怨著

黑格爾說:「聲稱矛盾是不可構想的,這完全是一種錯誤。實際上,在一個生命體的痛苦中,矛盾甚至是一種真實的存在。」

作為女兒,安妮無疑是愛著母親的,那可是生養自己,並隨時準備為自己犧牲一切的人。

可同時,對於母親,她還有著千絲萬縷無法言說的怨恨。

幾十年的風風雨雨,這對母女從未真正彼此理解過、有效溝通過。

Advertisements

直到母親過世,這所有復雜的感受,全部化作安妮無處安放的悔恨。

面對自己童年愛的缺失,她已無處宣洩;而她對母親的虧欠,也已無法彌補。

死亡,看似帶走了一切,卻又把一切系成了一個死結。

一生功過,再也說不清究竟是誰虧欠了誰。

這是安妮與母親之間的故事,又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印鑒。

也許這世上,根本不存在完美的原生家庭。

也許,我們都曾經在父母意志和自我意志之間掙扎撕扯。

我們盼望著,有一天可以擺脫父母意志的束縛。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才明白,這其實是一條沒有歸程的路。

不出意外,過往所有爭執,都會隨父母先去的那一刻,永遠畫上省略號。

如果未來的遺憾和悔恨已不可避免,那就讓它少一些,再少一些。

無論多麼為難,你都得在自己心裡,與那些壓抑的情緒握手言和。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