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樣是去世!「享年和終年」有什麼區別? 可別亂用「理解錯了」容易鬧笑話

對於平民來說,報喪的形式順應了民間傳承的習慣,發訃分為書面和口頭兩種,普通人家通常是口頭傳達,陳忠實的《白鹿原》,便是對民間宗法文化的重現。白鹿村族長白嘉軒的父親白秉德去世時,便是口頭髮訃,「派出四個近門子的族裡人,按東南西北四路分頭去給親戚友好報喪」。


書香門第、官宦世家的,會選擇以訃告的形式通知親朋好友。民國時期的報紙上,經常有花錢刊登訃告的。在張愛玲小說《封鎖》中,提到男主呂宗楨買的包子被報紙裹著,印著訃告的鉛字印在了包子皮上。


如果是手寫訃告,所用的紙張只能使用黃色和白色。長輩之喪用白色的紙,幼輩之喪則用黃色,紙張四周有表示哀悼的黑色邊框。


Advertisements

上圖是一張民國時期的訃告,因為年代久遠,白色的紙張已經泛黃,四周有黑邊。顯妣,是對亡母的敬稱,舊時男喪稱作「正寢」,女喪則稱「內寢」,所以訃文中說的是壽終內寢。訃貼是從晚輩的角度告哀,因此用了「享壽」一詞,表示尊敬。

享壽,可以理解為壽終、享年。通過這則訃告,我們能夠認識到,「享年」一詞,是對長輩去世的用字措辭。

前幾天是金庸先生逝世三周年,2018年10月30日金老去世,媒體對此報道是: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逝世,享年‬九十四‬歲‬。作為‬當代‬武俠‬小說的‬開山‬式‬作家‬,他‬的‬作品‬影響了‬幾代人‬,對他的‬離去‬自然‬心懷‬敬意‬,訃文‬中‬用‬「享年‬」,體現‬了對‬金老‬的‬尊重和緬懷。

Advertisements


享年是訃文中的敬辭,通常用於五十歲以上的亡者,一是對社會有功績與貢獻的德高望重之人,二是用於晚輩對長輩的尊重。

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裡,主人公的父親四十五歲過世,訃聞用了「春秋四十五歲」,對此主人公的解釋是:

Advertisements

「四十五歲,只怕不便寫作『享壽』;有人用的是『享年』兩個字。侄兒想去,年是說不著享的;若說那『得年』、『存年』,這又是長輩出面的口氣。侄兒從前看見古時的墓誌碑銘,多有用『春秋』兩個字的,所以借來用用,倒覺得籠統些,又大方。」

從這段話可知,得年、存年的訃文措辭,是用於長輩對幼輩,相同意思的,還有疾終,也是長輩角度的措辭。

除了這些嚴格指代的具名,還有一些中性詞表示死亡。比如終年、亡年、卒年。


Advertisements

香港演員廖啟智病逝,媒體發訃信息所用的措辭,便是「終年」。終即死亡,陳述生命狀態,不帶有褒義和貶義。

終是個形聲字,它的本字是「冬」,甲骨文形態,似一根繩索兩頭打結,表達終結的意思,「終年」,生命終結的年紀,用在訃告裡,適用於各個年齡的逝者,比較寬泛,也不容易出錯。


倘若非壽終正寢,逝者是非正常死亡‬的年齡,則‬用‬歿年。

孟子曰:「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,惟送死可以當大事」,足可見古人對於喪葬禮俗的尊崇重視。賦予死亡以儀式感和精神意義,並非是封建文化糟粕,而是敦化風俗,培養愛敬之情、‬安立世道人心。

傳承優秀的經典文化,慎終追遠,是現代人需要重視的課題。

Advertisements



寫在最後

《禮記》有云:「夫禮者,所以定親疏、決嫌疑、別同異、明是非也。」

隨著時代的發展,繁冗的儀式雖已不太適用於現今的社會結構與生活方式,但去蕪存菁,我們透過老祖宗的文化習俗,看到的是「禮」的核心價值觀,不忘來處,才能做到如朱子所言的「民德歸厚」。

看似簡單的「享年」與「終年」的措辭問題,其實映見了實用主義的現代思潮下,人們對於民俗傳統的認知弱化和偏見,數千年的禮樂文明,需要我們寬容以待。


via

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