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情無國界!曾被嘲是「大齡剩女」 意外「嫁捷克人」生混血兒:跨國戀也有好結果

這是我們講述的第2726位真人故事

我是Cherie,武漢人,現居英國。

大學畢業,我便獨自一人去了上海打拚,有個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高薪職位。

然而,整天忙於事業的我,一個不小心卻成了大齡剩女。看著身邊的朋友都有了幸福美滿的家庭,而我卻還是一隻單身狗,生活真是尷尬無比。

31歲的時候,我果斷放棄國內的一切,花光所有的積蓄,選擇留學英國,不是跟風,而是對自己的再次挑戰。

本以為人生就這樣平靜了,可我卻在網路的世界里邂逅了自己的真命天子,從此開啟了一場跨國戀……

最好的婚姻就是:你來了,恰好我也在等你。

(我和捷克老公)

1988年,我出生在「設計之都」武漢。提起武漢,不得不說這裡的特色美食,而我就是吃著熱乾麵和魚丸長大的小孩。

我的父親是公務員,母親是醫生。因為父母工作太忙,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是跟隨爺爺奶奶生活。他們的感情特別好,從年輕的時候書信往來,到最後成家定居武漢,相濡以沫,相依相伴!三餐四季,就是一輩子。

可天有不測風雲,在我9歲的時候,爺爺因為癌症去世了。得知噩耗後,我的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流。最痛的不是失去,而是往後無盡的思念。

送走了爺爺後,奶奶還是一如既往地照顧我。後來有人想給奶奶介紹老伴的時候,她都一口回絕了。我知道,無論多久,都無法遏制她對爺爺的思念。當時的我懵懵懂懂,只知道這樣的從一而終,詮釋了什麼是愛情。

(我和奶奶)

在愛中長大的孩子總是幸福的。從小,我就特別痴迷畫畫,不管是動漫,還是風景,每當我拿起畫筆的時候,就感覺自己進入了另外的一個世界。

熱愛沒有門檻,畫畫伴我成長。父親看我對畫畫如此堅持,便鼓勵我去報了畫畫班。高二的時候,我才正式地學起了繪畫專業課。那段時間,我除了要應對正常的學業,還得投入不少精力在繪畫方面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那段日子,緊張而刺激。

高中的生活是生命激流的一段,卻又要逆流而上。每個星期最幸福的就是周末去繪畫班的時候,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起暢遊在畫畫的世界里。

功夫不負有心人,高考結束,我順利地進入了夢想中的美院,讀設計專業。整個大學期間,我還參加了很多國際設計比賽,並拿到了優秀設計師獎。

(熱愛旅行的我)

畢業後,我去了上海發展。7年時間裡,我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,這是工作,也是生活。

我幫助很多汽車品牌做創意整合和市場推廣。春風得意,步步高升,我的事業發展的順風順水,沒幾年我就做到了創意主管的位置。

回想過往,我還沒來得及好好談一場戀愛,一個不小心就步入了大齡女青年世界。31歲看著一眼能望到頭的日子,平淡無奇,毫無波瀾。

與其為未來擔憂,還不如提升自己。抱著賭一把的心態,我申請了英國倫敦唯一的學校,唯一的專業-廣告專業碩士。如果能拿到offer,我就去,如果不能就繼續留在上海工作。

老天眷顧,大年初二,我收到了學校的邀請。憑藉著出色的履歷,我不需要參加面試,直接通過。拿到offer的那一刻,我是欣喜的,可同時也伴隨著壓力。去倫敦讀書的將會花光我在上海攢下的所有積蓄。

(在武漢,本科美院的優秀設計師獎-和美國的評審)

父母也很擔心我,哪有女孩子到了這個年紀還會跳出舒適圈,選擇去留學?除了擔心我的安全,他們也很擔心人生地不熟的我,能否適應新的環境。

去還是不去?我躊躇了很久。可在我看來,棋如人生,每一次的落子都像人生路上的一次次選擇。經過深思熟慮後,我決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不管成敗如何,勇往直前。

因為我所在的上海公司是英國總部的分公司,我的同事和公司的CEO都很支持我的決定。公司也願意我繼續給他們做設計師,不光是給上海分公司做設計,也會給英國做一部分設計。

所以,如果我去留學,我還可以以自由職業的身份,繼續支持他們的工作。

有了經濟實力,也就有了出國留學的底氣。2019年,在告別了父母家人後,我來到了英國倫敦。

(熱愛旅行的我)

在我們班級,很多同學都是有工作經驗的,但是我是年齡最大的一位。同學們都很佩服我的勇氣,可以在這個年紀放棄一切重新出發,和一群年輕人競爭。

可慢慢地,我發現大齡留學的也不在少數。總有人想跳出那個世俗的框架,去做和自己的年齡段所謂「不符合」的事情,半路出家來留學的,40多歲甚至50多的也大有人在。

初到異國他鄉,我也會感到害怕,覺得孤獨,思念家人。可靠著那股子不服輸的勁頭,我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往前走。

(英國碩士畢業)

我白天工作,下午學習,晚上還要完成畢業創作論文,忙碌卻也孤單。我沒有辦法去見我的朋友,身後空無一人的我,感受到了無奈和心酸。

我原以為我的生活會這樣平靜地過下去,但沒想到,他的出現,讓我的人生也從此發生了改變。

偶然的機會,在一個社交軟體上,我認識了一個來自捷克的男人。他說他叫Peter,和我同年。一開始我也很謹慎,畢竟在虛擬的世界里,網戀不靠譜。

我們每天都在網路的另一端傾聽著對方的話語,字裡行間散發出萌萌的愛意。我們共同的志趣也讓彼此心心相惜。隨著慢慢的了解,我開始放下了戒備。

可網路上的聊天是沒有溫度的,隔著屏幕的愛也是感受不到的。我們都迫不及待想要見見真實的對方。那時候還在口罩期,剛過完聖誕節,我們便準備去約定好的餐廳見面。

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,他沒有戴口罩。可當他看到我戴了口罩後,也立刻戴上了。後來他得知,原來聖誕期間他「中招了」一直在家隔離。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有禮貌,懂分寸。

(我和Peter先生)

Peter來自捷克,是F1賽車的汽車工程師。我想起以前在國內做過很多汽車品牌的廣告創意,所以我們在專業領域也有很多共同話題,很多東西一說就通。

我們就像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樣,聊的意猶未盡。在我們相處第二個月的時候,Peter就跟我正式地表白了,他說他見我的第一眼就認定了我。可秉承著東方女性傳統的思維,我還是決定循序漸進,順其自然。

風雨過後就是彩虹,疫情消退,英國也解封了。我們的見面頻率也越來越高,在他面前我可以放鬆的狀態,完全不需要猜測他的心思,因為他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人,有什麼事都會直接表達出來。

(我們結婚啦)

我來自中國,Peter來自捷克,我們又一起在英國相遇,邂逅愛情。

「我可以吻你嗎?」

「我怎麼能確定你只和我交往,會不會還同時交往了其他女朋友?」

「我第一眼見到你,就認定了你啊!」Peter像個小孩一樣忙著解釋,急得像熱鍋上得螞蟻,可愛又搞笑!

經過一段時間的戀愛相處後,Peter帶我去見了他的父母。他們家給我的第一印象,就是一個很傳統的家庭,也是個被濃濃愛意包裹的家庭。

他的父母對我非常熱誠,是實實在在的關心和呵護,沒有很客套的行為。只要是Peter喜歡的,他們也無條件支持,特別開心和欣慰。

Peter的家的飲食習慣也和我們東方人很像,我們吃餃子,他們也有餃子,只不過更像是我們說的饅頭切片,再配上燉牛肉或者燉豬肉。

(婚禮上和公婆一起)

能得到雙方父母祝福的婚姻才是完美的。我們商量著在英國先註冊結婚,可因為我們都不是英國國籍,結婚冷靜期要比國內的離婚冷靜期還要長。

好事多磨,冷靜期過後,我們終於在英國的市政廳註冊領證了。

9月9日寓意長長久久,也是我們結婚的日子。按照捷克當地的習俗,傳統又不失可愛。不管老人還是小孩,他們都會一一親吻我和Peter,一對一地給我們送上祝福。

我們在親友的祝福下交換了戒指,一時間熱淚盈眶。眾里尋他,不遠萬里千山,在眾目睽睽之下,我們的婚姻算是有了真憑實據。

不管是在工作中,還是生活中,peter都不會刻意討好別人,他會直截了當地表達心裡的想法。這和我們中國人的委婉不一樣,在工作中,我可能會比較直接地表達,但是在生活上,我還是會更多地在乎下別人的感受,用另外一種稍微婉轉的說法表達。

(我們的婚禮很隆重)

最好的愛情到了最後,都是我活成了你的模樣,你變成了我的樣子。現在的我也會把沒必要去轉彎的事情直截了當地說出來,而peter也會在直接說出來的那一刻,注意下對方的感受。

愛情總是潤物細無聲,我們有時候也像照鏡子一樣,去傾聽對方的聲音。同時,我們也會不斷地改進自己身上的不足,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伴侶。

很快,我們有了自己的寶寶。初為人父,人母的我們收穫喜悅的同事,也多了些手忙家亂。

國外沒有坐月子的說法,在生完當天醫生就告訴我可以去洗頭了。可我還是堅持了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,堅持了一周才去洗的頭。

做完身體檢查後,我們就回到了家裡。老公那時候只有2個星期的產假,雖然我們在生孩子之前的規劃是,沒有精力就點外賣,沒有時間打掃衛生,那就一周一次。

(我們一家三口)

可計劃趕不上變化,生完孩子,我的身體急速地會發冷,感覺所有的能量都被消耗了。新手父母的我們總是忙的亂七八糟。

知道我們帶娃的不容易後,公婆也是第一時間過來給我們搭把手。從捷克的家裡到英國也要5個小時候的路程,這對於70歲的他們來說並不容易。

我很感恩公婆的付出,他們從不要求我們回饋什麼,卻給了我們很多實實在在的幫助。我的父母雖然遠在武漢,但同樣給了我們很多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持。

世界上唯一不求回報的愛,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。

(老公的帶娃日常)

我們這裡有一個傳統,寶寶長第一顆牙的時候,爸爸是要給媽媽買一條裙子的。

我好奇地問婆婆:「只有一條裙子嗎?還是每長一顆牙,都可以讓老公買一次呢?」

婆婆:「為什麼不呢?」我聽了後很高興。

老公這時候在一旁問婆婆:「那我爸有給你買裙子嗎?」

婆婆很嚴肅地說:「你不要管別的男人,做好你自己」

老公聽後再也不說什麼,頓時就閉嘴了。

這就是我們的相處模式,為每個看似平淡的日子增添一份欣喜與歡暢,相互尊重,相互包容。愛情無國界,跨越地域的情誼,有愛才有家。

在我看來,人生就是一個個選擇組成的,懂得在關鍵時刻做出適合自己的明智選擇,才能走向幸福。

文章參考:今日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