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節有禁忌!做到「一不吃 二不游 三不做」 趨吉避凶「平平安安」享幸福

對於一些節日來說,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的人都會比較重視,因此在這些節日中,一些禁忌上講究也就會比較多了。端午節即將來臨,端午帶來的不止是三天小長假,而且還帶來了很多的民間傳統習俗,端午也被叫做端陽節,蒼龍七宿飛升於正南中天,處於全年最「正中」之位,這一天陽氣最盛,而且也是民間楊公十三忌之中的第五個日子,楊公指的是唐代四大堪輿明師之一:楊筠松,因為楊筠松一生用堪輿之術為無數貧人造葬作福,深得民心,人們尊稱他為楊救貧。也被尊稱為楊公。

相傳由於楊公一生正直不阿,得罪了很多壞人,所以楊公一生有十三次險些被害的經歷,後來把楊公所遇害的日子稱之為楊公十三忌,這十三個日子包括:農曆的正月十三,二月十一,三月初九,四月初七,五月初五,六月初三,七月初一,七月二十九,八月二十七,九月二十五,十月二十三,十一月二十一,臘月十九。在這些日子裡,是不宜進行婚娶、動土建屋,不走親訪友,行一些歡樂之事。其中就包括五月初五端午節。

Advertisements

民間對於端午節也衍生了許多的禁忌,在端午節這一天一些事情是不宜去做的,其中有種說法叫做:「一不吃,二不游,三不做」,指的也是端午節期間一些事情是要顧忌的。

端午吃了娘家粽子,一個親人也不剩

Advertisements

這句民間俗語指的一不吃,就是指這一天出嫁的閨女,是不宜回娘家走親戚的,這也是地方性的習俗,端午節回娘家,要在端午節之前回去,多買些禮物、禮品前去,但是在端午節這一天,是不宜回娘家走親戚的。如果回娘家吃了娘家的粽子,就會導致娘家人丁不旺。俗稱鏟斷娘家根。事實真的會是:端午吃了娘家粽子,一個親人也不剩嗎?

答案顯然不是的,這也是地方性的民間習俗,一來是作為節日,按照傳統說法嫁出去的閨女,潑出去的水,出嫁後的閨女已然不是家裡人,而是夫家的人,所以過節是一定要在夫家過的。二來端午節這一天跟其他的節日不同,這個節不是什麼喜慶的節日,而是帶有一種其他色彩的節日,所以也是不適宜出嫁閨女回娘家的。至於吃了娘家粽子一個親人都不剩,顯然是俗語的誇張比喻。但是作為討得一個好的彩頭,還是喜歡往好處走。

Advertisements

最怕端午節水,不怕七月半鬼

端午節期間氣溫雖然已然上升,但畢竟熱的時間還不久,尤其是水溫更沒有達到暢快游泳的時候。所以說在端午節期間二不游,指的是就是不宜在此期間游泳,這個時間段的水溫,上面溫熱下面寒,如果這個時候下水,很容易由於下層水寒涼導致腿抽筋,所以說是危險重重的。而且端午節過後降雨開始猛增,水位變化無常,很容易就會導致危險發生。每年這段時間發生的溺水現象特別的多。

這裡所說的二不游,除了不宜游泳之外,還有說法指的是不宜遠行、旅遊,五月也被稱之為毒月,一是指端午來臨毒蟲開始肆虐,各種各樣的毒蟲開始活躍,二來農曆五月被稱為毒月,五月之中尤為九毒日最烈,九毒日包括:農曆的五月初五、初六、初七、十五、十六、十七、二十五、二十六、二十七為九毒日。

Advertisements

「初五:地臘,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,初六: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,又雷齋日。初七: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。十五:月望,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,又四天王巡行。十六:九毒日,又天地元氣造化萬物之辰,犯者三年內夫妻俱亡。十七: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。廿五: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,又曰晦日。廿六: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。廿七: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,又斗降」。

所以根據民間所說,端午節不但不宜游泳,而且還不宜出遊、遠行,所以這裡所說的二不游指的就是不游泳和不遠行旅遊。端午還有三不做,指的又是什麼呢?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