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生只有一佳人!女粉絲「堅持嫁大13歲才子」婚後28年從未吵架 「夫守著骨灰度餘生」:絕不再娶

自古文人多風流,尤其是在民國那個大師盛行的時代,更是如此。然而民國著名作家巴金卻是文人中的專情典範,他一生只愛一個女子,情深共白首,直至妻子因病離去仍不變心。很多人對他的賞識始於才華,終於情深,連著名女作家冰心也曾稱讚他:「巴金最可佩服之處,就是他對戀愛和婚姻的態度上的嚴肅和專一。」

書迷倒追男作家

Advertisements

巴金原名李堯棠,1904年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中出身。他自幼勤奮好學,天資聰穎。1920年,他考入成都外語學校,1927年,他赴往法國留學。在巴黎,他一方面大量閱讀西方哲學和文學作品;另一方面又時時關心中國,將人情融進自己的思想中。

1928年,巴金回到上海,從事文學創作。1936年,巴金結合自己多年的生活經歷寫下了長篇小說《家》。書中無情控訴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罪惡,謳歌了年輕一代的反抗和覺醒,深深地喚醒了年輕人對於美好生活和愛情的追求,得到了大眾一致的稱讚,他因此在文壇上名聲大噪。

當時巴金每天都會收到很多讀者的來信,絕大部分是追求他的女子寫來的。一天,他在眾多讀者來信中撕開了一封信件,竟發現信中附有一張照片,只見照片上的女孩剪著一頭短髮,穿著白衣黑裙,一臉天真的笑容。翻過背面,只見照片寫著:給我敬愛的先生留個紀念,而這個小女孩正是蕭珊。

Advertisements

圖 | 蕭珊


後來,蕭珊來的信越來越多,她筆跡娟秀,落款總是「一個十幾歲的女孩」,再加上照片的緣故,巴金對她印象極深。由於有著13歲的差距,每次給蕭珊回信,巴金都會稱她為「我的小友」。在巴金眼裡,她就是千萬個給他寫信的讀者中的一員,可是在蕭珊眼裡,他早已成為她生命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,她與他訴說苦惱,暢談人生。

兩人通信了大半年,卻從未見過面,最後,按捺不住心中情意的蕭珊給巴金寫了一封信:「筆談如此和諧,為什麼就不能面談呢?希望李先生能答應我的請求……」信中甚至已經約好了時間、地點,還夾著一張她的照片。

Advertisements

圖 | 蕭珊送給巴金的第一張照片


1936年8月,在新亞飯店,兩個傳信半年的人得以相見。沒有陌生人該有的拘謹,兩人如久別重逢的好友一般,相談甚歡。她的坦率、熱情、知性、大方無一不在巴金的心裡種下烙印,而他的才情、談吐亦在她心中縈繞。

現實的見面,漸漸拉近了巴金和蕭珊的心,兩人的書信來往更加頻繁,她在信中向他說道:「我永遠忘不了從你那裡得來的勇氣。」不僅如此,蕭珊還經常前去拜訪巴金,關心他的起居飲食,與他一同探討文學。猶如一壺陳年的酒,經歷時光的沉澱,兩人的情感越來越濃烈。

Advertisements

圖 | 蕭珊攝於虹橋公墓


痴心相守終結連理

1938年,蕭珊心事重重地來找巴金。原來,蕭珊的父親為她找了一戶有錢人家,要給她訂下婚約,可是蕭珊早就對巴金情根深種,她並不想接受父親給她安排的婚約,最終她大膽地向巴金坦誠自己的愛意。

可是得到的卻是巴金無情的回答:「這件事由你自己考慮決定」。聽到這句話,蕭珊傷心不已,她以為是自己自作多情,痛哭的她跑出了巴金的住處。

愛人已走,巴金的心才開始焦急起來,之前的他一直都在逃避,逃避這段情感,可是現在的他不想逃了,他知道要是今天錯過蕭珊,他自己會後悔一生。他急忙追了出去,向她解釋道:「你現在還小,一旦考慮不成熟,會悔恨終身的。將來你長大能有主見了,成熟了,還願意要我這個老頭子,那我就和你生活在一起。」

Advertisements

一番肺腑之言,道出了巴金對蕭珊的愛意,也流露出他對愛情的尊重,而這更加堅定了蕭珊對巴金的那份愛。

不久後,兩人便訂婚了。1938年,蕭珊前往廣州看望巴金,他們兩人同住出版社,各有各的房間,一道吃飯,一道工作,彼此相互尊重,十分和諧。

1942年,由於戰事吃緊,巴金的一些同事先後離開出版社,巴金頓時陷入了孤苦無依的境界,就在這時,蕭珊不等大學畢業,就毅然來到巴金身邊,和他一同處理出版社的工作,她對他說道:「你不要難過,我不會離開你,我永遠在你身邊。」

Advertisements

早已淚流滿面的巴金哽咽地說道:「蕭珊,我不知道怎麼感激你,再等我一年,好嗎?」

在她心裡,巴金比一切都重要,為了他,她可以放下一切。她深知他身上擔著家庭的重擔,她對此沒有任何怨言,反而陪在他身邊,和他一起面對難關。她不似別的女子那般自私,她總是事事為他著想,她知道最好的愛戀就是無聲的陪伴。

圖 | 蕭珊倩影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